梅州搅拌摩擦焊技术影响搅拌摩擦焊的焊接参数有哪些?摩擦焊搅拌针的尺寸(包括轴肩长度,针的长度和半径与板材的匹配性),焊速,转速倾角;摩擦焊通常由如下四个步骤构成: 1、机械能转化为热能;2、材料塑性变形; 3、热塑性下的锻压力;4、分子间扩散再结晶。摩擦焊相较传统熔焊大的不同点在于整个焊接过程中,待焊金属获得能量升高达到的温度并没有达到其熔点,即金属是在热塑性状态下实现的类锻态固相连接。梅州搅拌摩擦焊技术相对传统熔焊,摩擦焊具有焊接接头质量高——能达到焊缝强度与基体材料等强度,焊接效率高、质量稳定、一致性好,可实现异种材料焊接等。
搅拌摩擦焊技术摩擦焊在国内外的发展为什么非常迅速,应用非常广泛,这是由于它本身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这些优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搅拌摩擦焊搅拌摩擦焊技术1、接头的焊接质量好、稳定。我国用低温摩擦焊生产的铝铜过渡接头,其废品率低于0.01%;锅炉厂采用摩擦焊代替闪光焊生产省煤器蛇形管,焊接的废品率由原来的10%降低到0.001%。西德用摩擦焊代替闪光焊生产汽车排气门,焊接的废品率由原来的1.4%下降到0.04~0.01%。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摩擦焊的废品率非常低,是一般焊接方法的1%左右。
搅拌摩擦焊技术近年来,为了适应新材料与新结构的应用,国内外在摩擦焊接及相关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以线性摩擦焊(LinearFriction Welding)、摩擦堆焊(Consumable RodFrictionsurfacing)、搅拌摩擦焊(FrictionStir Welding)、摩擦塞焊(Friction Plug Welding)等被称为是“科学摩擦(Science Friction)的先进摩擦焊接技术具代表性。 摩擦焊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摩擦焊是焊接大家族中的一名重要成员,是一种金属固相热压焊方法。搅拌摩擦焊技术它是把两种焊件的结合面作相对高速运动,借助于摩擦热使接触部分达到塑性状态,再经加压而连接成一体的一种工艺方法。 摩擦焊接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在基础技术研究,工程化开发,设备制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迅速发展,面对中国在航天,航空,铁路,船舶,能源等领域的远景规划和长远发展,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摩擦焊接在未来几年内将迎来快速发展和应用的高峰。
搅拌摩擦焊技术焊接技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在人类早期工具制造中,无论是中国还是当时的埃及等文明地区,都能看到焊接技术的雏形。古代的焊接方法主要是铸焊、钎焊和锻焊。搅拌摩擦焊技术中国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制造的铁刃铜钺就是铁和铜的铸焊件,其表面铜与铁的熔合线蜿蜒曲折,接合良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曾侯乙墓中的建鼓铜座上的盘龙是分段钎焊连接而成的,与现代软钎料成分相近。战国时期制造的刀剑一般是加热锻焊而成的。据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中国古代将铜和铁一起入炉加热,经锻打制造刀、斧;用黄泥或筛细的陈久壁土撒在接口上,分段锻焊大型船锚。在古埃及和地中海地区,公元前1000年人们就已经能够通过搭接的方法制造金盒及铁质工具。到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早叙利亚大马士革曾用锻焊方法打造兵器。但古代焊接技术长期停留在较原始的水平,使用的热源都是炉火,温度低、能源不集中,无法用于大截面、长焊缝工件的焊件,只能用以制作装饰品、简单的工具和武器。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焊接技术起源于1880年左右电弧焊方法的问世。下表列出了焊接史上重要方法和技术的出现时间、发明人及所属国家。
搅拌摩擦焊技术摩擦焊接以其优质、高效、节能、无污染的技术特色,在航空、航天、核能、兵器、汽车、电力、海洋开发、机械制造等新技术和传统产业部门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下面以摩擦焊接在航空航天工业与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搅拌摩擦焊(1)航空航天工业搅拌摩擦焊技术随着现代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不断更新,其主要性能指标推重比亦不断提高。同时对发动机的结构设计、材料及制造工艺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70年代起,以美国GE公司为代表,在军用航空发动机转子部件(盘+盘、盘+轴)制造中,率先成功地采用了惯性摩擦焊接技术。美国T e x t r o n L y c o m i n g公司生产的新型大功率T 55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前盘与前轴、后轴的连接都是采用盘+轴一体的摩擦焊接结构。P&W公司将摩擦焊接列为80年代发动机制造中的五项重大焊接技术之一;德国M T U公司正在开展高压压气机转子等大型部件的摩擦焊接技术研究;法国海豚发动机也将摩擦焊接推广应用于减速器锥形齿轮的焊接,等等。国外一些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已将摩擦焊接作为焊接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转子部件的主导的、典型的和标准的工艺方法。普遍认为摩擦焊是可靠、再现性好和可信赖的焊接技术。